6月9日,在第18個國際檔案日,學校在校史館舉行“慶祝國際檔案日暨黃希庭先生學術筆記、手稿和實物捐贈儀式”,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到場,向學校捐贈一批學術筆記和手稿等實物,用于學校的校史展陳。

副校長邱江出席儀式,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校團委、心理學部、出版集團和檔案館、校史館、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黃希庭先生是學校首位資深教授,為我國心理學學術發展和學校心理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的原創性貢獻,迄今已出版專著、譯著、教材7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在國內外學術界擁有崇高學術威望,曾榮獲“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中國當代教育名家”和重慶市爭光貢獻獎、“重慶直轄10年建設功臣”“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杰出貢獻英模”等諸多榮譽。1961年,從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的黃希庭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愿來到重慶工作,扎根西南大學教書育人已64年,目前,88歲高齡的他還在熱心教育事業。


此次,黃希庭共捐獻筆記本47冊,每一冊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學術筆記,總計超百萬字,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一個著名心理學家是“如何煉成”的軌跡,更生動地講述了一個專家嚴謹治學的學人風范。

捐贈現場,邱江與心理學部黨委書記黃澤文、部長陳紅和檔案館館長吳艷東一道揭開黃希庭先生捐贈的一件“神秘寶貝”的紅綢蓋頭——一臺更具年代感的“標準牌”縫紉機。就在這臺縫紉機上,黃希庭編寫出了第一本專著《普通心理學》。

據介紹,1977年心理學課程恢復時,黃希庭感到原有的教材已經遠遠落后于世界心理學發展現狀。為開設普通心理學課程,黃希庭在1978年搜集當時盡可能搜集的新資料,編寫了一本《普通心理學講義》,隨后著手寫作教材專著。由于條件有限,黃希庭只好把家人買的縫紉機派上用場,當作書桌用。1982年9月,這本縫紉機上寫出的《普通心理學》在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廣受學界好評。
捐贈現場,校史宣講團學生為黃希庭教授獻上了一首《幸福的進取者》的敘事朗誦詩,再現了黃希庭的許多動人瞬間
據悉,近期學校檔案館還將陸續拜訪著名蠶學家向仲懷院士、巖溶學家袁道先院士、詩評家呂進教授等,向他們征集手稿等實物資料,充實和豐富校史展陳,為校史文化育人的大思政課提供更多生動的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