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格局性變化,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響了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的奮斗號角。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凝聚全校上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高質量教育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力量,學校推出“教育強國 院部何為”系列報道,將生動呈現各單位改革發展成就,宣介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新思路、新舉措,描繪師生昂揚奮斗之姿,彰顯教育強國建設西大作為、院部擔當,敬請關注。
近年來,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軟件學院確立了建設綜合性大學特色鮮明高水平工科學院的發展定位,聚焦破解黨建與事業發展“兩張皮”這一根本問題,探索構建“四力一體”治理體系,制定學院《發展戰略與行動方案》,實施“1體系2平臺3工程4計劃”發展進路,激活“四輪并驅”事業發展新動能,形成了黨建與事業深度融合、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下一步,學院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學校統一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
一、厘清學院形勢新標位與發展新定位,把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位格局。深刻把握教育強國建設時代境遇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精準把握學校深化綜合改革的戰略布局和進路安排,堅持“從全局謀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進一步厘清學院發展面臨的11個形勢新標位和3個突出新問題。堅定學院“綜合性大學工科”的系統結構定位,站穩“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獲得感”的進程定位,樹牢“一特三力六維”的人才培養定位,錨定“485”學科發展定位,即堅持4個主導方向,做強8個支撐領域,培育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能網聯汽車軟件、未來信息與生物醫學交叉、航天信息安全等5個應用場景。

二、聚力要素優化與重組,打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進路。改革創新從來都不是無中生有,而對現有要素的空間結構、時間秩序與節奏進行優化重組,往往會產生質變甚至系統變革,進而形成高階生態。面對當前多元復雜的高等教育改革境遇,需要回到問題導向,回到實事求是,回到改革要素的時空邏輯。學院發力學科專業要素優化重組,進一步整合資源,聚力辦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2個一流專業,適度降低本科生招生規模。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落定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入職,加速推進中航科工集團國家級人才團隊引進,到2024年底,有望實現1位海外院士、3位領軍人才、2位青年拔尖人才的“1+3+2”國家級人才隊伍格局,切實發揮師資隊伍塔尖的領軍牽引效應。拓展優化科研團隊布局,厘定學科發展“485”新定位,新組建智聯網絡信息安全、未來信息與生物醫學2個科研大團隊,實現8個科研大團隊、17個科研微團隊的有組織科研團隊格局。進一步深化綜合性大學計算機類專業“融通式”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精進思政貫通、產科教融合、國際化融匯3個路徑,著力調整產科教融合課程體系的數量結構、類型結構、時序結構、班額結構與排教結構,切實提升課程質量。

三、形塑“一融雙高”治理體系與文化,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遵循規律與常識,需要有科學自恰的治理體系與治理文化做支撐。學院進一步深化黨建工作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四力一體”治理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力爭為高校二級學院“一融雙高”治理體系改革破局提供院本方案?!八牧σ惑w”治理體系構建,涉及治理隊伍、治理結構與體系網絡、科學決策、執行機制、考核評價等多個維度。當前,首要任務是激發改革主體的驅動力,這就要從治理體系與文化形塑上發力,要為改革者實干家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和安全兜底制度,切實提升他們的績效待遇、價值認同與職業發展空間,旗幟鮮明樹立干事創業的價值觀和選人用人導向。學院要精準調整績效考核辦法,探索實施專任教師本科生教學考核、本科生導師考核、本科生班主任考核,進一步做好輔導員考核,優化科研團隊考核,強化考核結果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