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格局性變化,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響了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的奮斗號角。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凝聚全校上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高質量教育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力量,學校推出“教育強國 院部何為”系列報道,將生動呈現各單位改革發展成就,宣介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新思路、新舉措,描繪師生昂揚奮斗之姿,彰顯教育強國建設西大作為、院部擔當,敬請關注。
近年來,教師教育學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打造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致力培養“未來教育家”,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聚焦師德涵育,培根鑄魂育時代新人。學院以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為依托,構建師德修養課程標準,開發師德養成課程體系,規范師德考核標準,推進師德養成與專業發展深度融合的課程思政改革,在師范生培養過程中全方位貫穿師德教育。注重師德理論研究。組織策劃了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新時代師德建設叢書”,編撰出版《中華師道》等學術著作。構建多元培育路徑。開展入學教育主題活動,幫助學生堅定從教信念。舉辦師元講堂系列講座、基礎教育名師論壇,幫助學生提高師德認識。主辦學校師范生演講大賽,內化師德修養。注重典型引領示范。打造“重慶好老師”“尋訪我身邊的好老師”等品牌活動,加強師德體驗教育,強化教育見習、實習、研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強師德、正師風。

聚焦素養提升,打造特色鮮明教師教育培養體系。學院立足“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提升學生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實踐能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全方位提升綜合素養。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緊跟國家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方向,著力開展特色鮮明的教師教育、學科教育等學科建設,完善“六大模塊”課程體系和7門專業素養必修課程,推進學科專業教育與教師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強化教育教學技能。實施“卓越教師教材”出版計劃,打造百名名師教學案例庫、學科教學設計案例庫、學科教學微課庫、教育碩士課程案例庫、核心課程教學資源庫等“五大”卓越教師案例庫。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制定實踐教學指導標準,推動線上線下、蹲點指導與巡回指導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指導方式改革。推進智能化+教師教育行動。搭建智能化學科教學課程體系、數字化資源、教學模式與能力訓練實驗室,培養具有高水平信息化教學能力與技術素養的卓越教師。

聚焦多方協同,探索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發展新模式。在新時代高質量教師教育發展體系背景要求下,進一步深化改革,理順機制,積極探索綜合大學框架下的現代教師教育的新體系。完善“UGIS”教師教育體系。探索適應時代發展和教師群體需求的可持續性專業化發展路徑,促進高校、政府、教研機構和中小學校的協同合作,依托創新實驗區一體化設計職前培養、入職教育與職后發展人才培養體系。實施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作為牽頭組團單位,不斷加強7校之間的協調聯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進深入協同、突出合作實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重點圍繞受援高校教師教育辦學水平和基礎教育服務能力提升,全力做好幫扶工作,在合作中謀發展,在發展中求雙贏,努力打造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賦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目標, 以鄉村教師、特崗教師隊伍振興為著力點,進行定向培養、跟崗學習,培育鄉村教育帶頭人。

聚焦雙師聯動,構建系統化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建立“雙向統整”“雙師聯動”的協同支持體系,為系統化培養提供專業支撐。發展形成“雙師聯動”協同聯動機制。出臺《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師雙聘制度》《西南大學學科教育教師實驗區掛職制度》等制度,形成“雙聘互教、雙證雙聘”的雙師聯動機制。“雙向統整”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協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協同設計課程體系、協同組建教學團隊、協同建設實踐基地,共建“師元在線門戶網站”“師元網絡課程學習平臺”“師元教學在線觀摩平臺” “師元教育實習與研究平臺”“師元教學能力測評平臺”等。打造教師教育發展共同體。組建全國學科教育聯盟、西部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聯盟,整合高等學校、教師發展機構、中小學校優質師資資源,為學生進階專業發展的有組織培養提供支撐。

下一步,學院將進一步明晰培養定位,構建人才培養新標準。將具有深厚教育情懷、扎實專業基礎、寬廣國際視野和良好教學智慧的卓越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探究教師教育的本源、追尋卓越教師培養模式改革的真諦。整合“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為卓越教師培養提供理論支撐,讓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協同聯動。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落實人才培養新要求。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大力實施“學、思、行、悟”四大貫通行動,拓展師德養成途徑,開設融認知探究、體驗熏陶、實踐表現于一體的師德養成課程,堅定從教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構建“雙專業”培養體系,打通人才培養新通道。積極探索并推動實施“學科”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雙專業培養。圍繞教師專業素質結構優化課程設置,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內在邏輯主線,既重視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引領,又注重對教育實踐的強化與訓練。
強化學生綜合素養,構筑人才培養新生態。在創新融合上下功夫,科學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精選課程內容,突出學科素養、教學素養、研究素養、國際化素養、數字化素養和領導力素養的培育,夯實學生學科基礎,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引導其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