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學工系統聯學共建、形成育人合力,學校啟動“學工治理共同體”建設工作,堅持“機制共商、平臺共建、成果共享”的理念,本著學科相近的原則,組建“新農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師范、新美育”等8個學研團隊,分類分層、常態長效開展理論大學習、能力大比武、學情大調研等工作,著力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3月28日,新農科學研團隊在第二學生活動中心420舉行了輔導員能力大比武和新學工“學思沙龍”。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資源環境學院、植物保護學院、園藝園林學院的副書記和輔導員等30余人參加。

能力大比武分為理論測試、學情分析、案例研討、談心談話四個環節。參賽輔導員圍繞學生就業、寢室矛盾等具體案例開展研討分析,針對學生學業發展、人際交往等主題進行談心談話,在實戰演練中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資源環境學院牟秦杰獲得3月份輔導員能力大比武“能力達人”稱號。

學思沙龍聚焦“新農科學生思政工作向新求變”主題,與會人員圍繞新農科人才培養、科技小院建設、勞動實踐教育、學風建設、擇業分析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分享心得體會、暢談工作思考。為推動學生思政工作融入新農科人才培養全過程,沙龍還邀請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院長呂典秋作專家指導,他強調:輔導員是學院對學生的窗口,一是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三觀,發揮表率作用;二是要加強學習,了解國家戰略方針,回應學生訴求;三是要有創新工作思維,積極開展“新農科”學院間的交流;四是加強專業學習,要多與專業教師、班主任溝通交流,用心用情做好學生工作。
據悉,學工系統將2024年定位為輔導員隊伍建設年,重點圍繞“理論大學習、能力大比武、學情大調研、實地大走訪、成果大展示”五個方面開展系列活動,并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學工治理共同體”建設,著力打造基于學科分類的精準思政工作范式,有力推動高能級學生思政工作建設,助力時代新人培育和學校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