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促進青年學生提升數字媒介素養,11月8日下午,“媒體會客廳:融媒新視界”媒體訪談會在學校順利開展。

訪談會特邀《人民日報》記者王欣悅、《光明日報》記者黃漢鑫、中國青年報記者耿學清三位記者老師作為訪談嘉賓;重慶團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黎一瑾、重慶日報記者李志峰;學校團委書記于濤、學校宣傳部副部長韓笑、團委副書記鄧林楠等受邀出席,學校各學生組織(部門)學生骨干共同參與。

學校團委書記于濤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訪談會目的在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學習中央媒體記者思路,推進校園媒體守正創新?!懊襟w是時代的瞭望者,記者是社會的良心?!北敬卧L談會為同學們帶來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期待同學們“要將所學所得轉化為推動校園媒體融合發展的實際行動”。
“做記者要懷揣好奇心,永葆學生心態?!比挥浾呓Y合自身工作經歷,圍繞內容生產、媒介素養以及校園媒體運營三個方面分享心得感受,鼓勵同學們要以好奇心挖掘身邊人、身邊事,以求學心提高自身素養,豐富各方面知識。
“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想問題,在田間地頭找感覺?!蓖跣缾偙硎靖咝_x題應當以中央政策為導向,深度融合黨的方針精神。同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充分反映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與精神風貌。她還鼓勵學生們寫作時以讀者興趣為出發點,在文章內容與風格上不斷嘗試。
黃漢鑫提出要以小事落筆,以“講故事”的形式,與讀者建立情感聯系,產生共鳴。他希望校園媒體在運營過程中能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信息傳遞不只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與交流”。
結合親身經歷,耿學清傳授了捕捉新聞線索、撰寫深度報道的寶貴經驗。他以學校對袁隆平院士的經典報道為例,建議校園媒體應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融入思想引領,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觀眾提問環節,各位記者和參會嘉賓結合親身經歷,針對性解答了學生們關于傳媒業的相關問題。

學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韓笑在總結中對此次訪談會推動學校融媒體教育與實踐的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她希望參加訪談會的每一位學生骨干都能從中汲取養分,積極學習交流。她表示學校將持續加強開放合作,搭建校內外專業交流平臺,“希望學生們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不虛此行”。

據悉,本次訪談會由學校黨委宣傳部和學校團委主辦,學校團委宣傳部、學生通訊社和融媒體中心共同承辦。未來學校將繼續開展系列媒介素養提升工程活動,著力提升學生骨干的傳媒能力與水平,開創學校融媒體運營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