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西南大學納米醫學測量學國家級培育基地(以下簡稱“培育基地”)授牌儀式暨發光與實時分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東方紅會議廳召開。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汪爾康院士、楊秀榮院士、董紹俊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等16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出席了會議。
會議第一階段由副校長王進軍主持。校長張衛國在致辭中向長期關心和支持學校建設發展的各位院士、專家表示衷心感謝。同時介紹了學校“雙一流”建設情況和打造國家級培育基地的背景,希望實驗室和基地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聽取各位院士、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凝練研究特色,強化頂層設計,優化運行管理機制,拓展學術視野,理清工作思路,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隨后,張衛國校長與“培育基地”主任黃承志簽訂建設任務協議書,并給培育基地授牌。張衛國校長和王進軍副校長一起為培育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會議第二階段由學術委員會主任江桂斌院士主持,黃承志主任從實驗室基本情況、科研項目與經費、取得成果、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國內外學術交流五個方面匯報了實驗室2018年工作進展和2019年工作計劃。隨后實驗室青年教師代表向云教授、卓穎教授、宋楊教授、宋爾群教授進行了研究工作匯報。
會議第三階段由楊秀榮院士主持,經過討論,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希望國家級培育基地建設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未來發展起到重大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高水平成果的產出和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圍繞“發光”與“實時”凝練關鍵科學問題并梳理成果,強調對國家需求和地方發展做出的貢獻及特色工作;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

發光與實時分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以分析化學學科為核心,積極交叉融合環境科學、光電子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新興學科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依托該實驗室的“納米醫學測量學國家級培育基地”是被認定為學校第二個建設的國家級培育基地。
(科學技術處王浴青供稿供圖 編輯 韓笑 審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