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超分子配位自組裝及發光和生物醫藥功能
4月22日,應校科協和藥學院的邀請,暨南大學李丹教授來校交流講學。學術報告會在藥學院38教303教室舉行。報告會由藥學院宋爾群教授主持,藥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部、生物科技學院等多個學院的師生到場聆聽。

李丹教授以“超分子配位自組裝及發光和生物醫藥功能”為題作學術報告。李教授分別從“超分子”“發光”以及“生物醫藥”三個方面介紹了其課題組近年來有趣且有意義的工作。李丹教授課題組通過將MOF結構與DNA堿基的結合,首次實現了A-T堿基在晶態材料限域空間的配對,開辟了MOF領域新的天地。
報告會結束后,現場師生就報告內容、自己研究課題中的問題等方面積極與李丹教授交流,大家紛紛表示意猶未盡、受益良多。
李丹教授,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廣東省 “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養對象先進個人。李丹教授長期致力于超分子配合物及其聚集體的合成組裝、結構形貌和發光、吸附及手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如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Rev.等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H-index為54, SCI論文被他引超過6000次。
張鐵銳:水滑石基納米光催化材料合成太陽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
4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張鐵銳研究員受學校科協及化學化工學院劉昌華副教授的邀請,在化學化工學院會議室作“水滑石基納米光催化材料合成太陽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的學術報告。來自化學化工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部等多個學院50余名師生參加會議,報告會由化學化工學院黃進教授主持。

張鐵銳研究員指出,水滑石基納米催化劑表界面調控的關鍵挑戰是在水滑石表面引入缺陷結構增加活性位,從而增強對反應物CO2等的吸附和活化,提升催化活性;另外,通過構造界面活性位,能夠調控中間物種的反應路徑,從而實現高附加值產品的高選擇性合成。張鐵銳研究員闡明了其研究團隊的解決方案,對氧缺陷中心的構建、異質金屬包裹半導體表面等問題進行了報告。最后,張鐵銳研究員還對催化劑在催化CO2的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學品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報告結束后,現場師生就報告中的水滑石基納米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等方面與張鐵銳研究員進行了積極交流探討,氣氛熱烈,師生們均表示受益匪淺。
印遇龍: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
4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印遇龍研究員應邀來校交流講學。報告會由動物科技學院院長趙永聚教授主持。
印遇龍院士以《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為題作學術報告,就畜禽養殖污染現狀、畜禽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利用途徑、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主要研究任務及最新研究進展作了詳細介紹。

報告結束后,參會師生就畜禽低蛋白質日糧技術、礦物質高效利用技術、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問題與印遇龍院士進行了深入交流。動物科技學院與印遇龍院士達成加強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意向。
印遇龍院士長期致力于畜禽養殖研究工作,在畜禽飼料高效利用、畜產品品質、養殖廢棄物排放控制與利用等多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印遇龍院士現任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理事長、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業戰略聯盟理事長等職,先后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等榮譽稱號。
(藥學院宋爾群、化學化工學院劉昌華、動物科技學院王煒供稿供圖 編輯 韓笑 審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