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19“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重慶行展映儀式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新聞傳媒大廈新聞發布廳舉行。學校副校長溫濤,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黃振偉,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重慶晨報總編輯劉長發,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原廠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高峰,外方指導教師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弗朗西斯科?卡赫提納里教授,重慶國際傳播中心主任李志利、總編陳冬艷等出席本次展映儀式。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重慶行”活動以“時刻?時節?時光”為主題,由來自意大利、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國的10位外國青年導演在學校志愿者們一對一的協助下進行紀錄片創作。從4月9日到4月24日,17天的時間里,導演們通過實地文化考察確定選題,體驗、拍攝和表達重慶獨特的“時刻?時節?時光”景象,以外方青年視角,記錄他們眼中重慶的時光流變。

《雙程》《辣椒意中人》《追逐》《光陰使者》《米語田言》《傅榆翔的外星人——從此未來》《一眼萬年》《墨與石》《本氏精釀》《觀茶》這十部精彩的紀錄短片新鮮出爐,呈現了飛速發展的重慶的昨日今宵,體現出這座山水名城特有的質樸與繁華、古老與時尚。
展演儀式上,學校副校長溫濤致辭。溫濤副校長表示,他十分榮幸“看中國”項目第二次落地重慶并由西南大學承辦,希望即將展映的10部有創意、高質量的紀錄片可以充分展示中國文化,有力促進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和中外傳媒學子的文化交流。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黃振偉將他對“看中國·重慶行”項目的希冀概括為“聯系”“情感”“互動”和“發現”四個關鍵詞,他表示只有讓人產生藕斷絲連的“聯系”、心潮澎湃的“情感”、水乳交融的“互動”、推陳出新的“發現”,這樣的紀錄片才是成功的。

原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廠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高峰談到:“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70年來中國人民用辛勤汗水書寫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時代華章。我希望這十部由外國青年導演制作的紀錄短片能為世界提供認識中國的新角度。”

觀看“看中國·重慶行”活動的紀錄片《春望三時》后,來自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的外方指導教師弗朗西斯科·卡蒂納利教授表達了對“看中國·重慶行”的感言,他表示重慶的故事、風景、傳統、建筑和文化氛圍,還有食物征服了他。此外,弗朗西斯科·卡蒂納利教授還表示,他遇到了很多友好的人、接觸到了很多新朋友、還有一群充滿夢想的年輕電影人。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已成功舉辦八屆,不僅彰顯了中國的魅力,同時也加強了中外青年之間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今年,來自40個國家45個高校的100名外國青年進行“看中國”之旅。他們在4月到7月間,分別落地重慶、四川、珠海、上海、陜西、黑龍江、山東、青海、內蒙古、北京等10個省市自治區,探尋和記錄中國文化。

(新聞傳媒學院供稿 編輯 韓笑 審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