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伴隨著國歌響起,紅旗飄揚,西南大學第113周年校慶紀念暨第二屆“校園開放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校慶紀念園舉行。校團委學生藝術團帶來了開場舞《青春舞曲》和合唱校歌,校領導和師生代表、校友代表撞響鐘聲,參加此次儀式的有報考西大的考生及考生家長、在校師生代表、校友代表、媒體代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數學系69級51名老校友也光臨現場,共同為西南大學113歲生日送上祝福。
學校以嶄新的姿態迎接第113個生日
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學校黨委副書記潘洵發表講話,對蒞臨啟動儀式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歡迎與問候。潘書記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學校深化綜合改革、推進“雙一流”建設的奮進之年。學校正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更加深厚的西大底蘊、更加鮮明的西大特色、更加自信的西大氣派,在接續奮斗中不斷進取,在改革創新中實現超越。潘書記回顧總結了近年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成就,并表示學校將堅持“立足西部、服務全國、走向世界”,認真謀劃、科學布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大力加強一流本科教育建設,以更加寬廣的國際視野、更加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加有力的實際行動,朝著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堅實邁進。

西南大學副校長靳玉樂主持啟動儀式。靳校長介紹,此次活動旨在敞開懷抱,向新老朋友充分展示西南大學在辦學條件、學科特色、師資力量、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弘揚西南大學“含弘光大,繼往開來”之校訓、“特立西南,學行天下”之大學精神,曬出西南大學這所百年學府傳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光旖旎的校園春景。

這是“東方時空”的子午線,是西南大學的血管
《西南大學精神禮贊》情景詩詞誦讀頌出西南大學的百年薪火相傳、四海桃李芬芳的歷史,這首組詩由西南大學鄭勁松老師所作。領誦者沿著紀念園地上鐫刻的歷史沿革年代一步步走來,吟誦到:“這是東方時空的子午線”“這是西南大學人身上的歷史文化血管”。合誦者齊聲朗誦:“這是西南大學精神的憩園,是一所百年學府的思想文化之眼/含弘光大 ,繼往開來,特立西南 ,學行天下”。朗誦充滿了對母校的拳拳之心,表露了莘莘學子愛校榮校的熱烈情懷。

西南大學學子誓詞首發,宣誓強音震徹云霄
朗誦者集體宣讀《西南大學學子誓詞》,發出了西南大學學子新時代的最強音:“誓不負祖國人民,不負學校培育,不負親人師恩!”“我愿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終生!”。宣誓結束,記者在現場看到多位70歲高齡的校友在現場灑下熱淚,年邁與青春的心在此刻同頻共振,不相識的彼此卻因為共同的名字“西南大學”而心與心相連,都為這片深愛的土地默默祝福。據悉,這也是西南大學“學子誓詞”的首發式,優秀青年用宣誓的形式表達對校園、對祖國深沉的愛,學校以舉行儀式的方式傳承優良學風校風,鼓勵廣大學子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優秀校友范穩出席慶賀母校生辰
“38年前,當我跨進母校的大門時,我還只在弱冠之年,為學之道,讀書之法,均孤陋寡聞、懵懂少知。然‘呱呱之子,各識其親;讒讒之學,各習其師’,盡管闊別38年,但此刻,坐在這里,當年課堂上那些精神矍鑠卻風格各異,深深吸引、孜孜灌溉著我們青春心靈的老師們,他們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范穩回憶自己過去在母校的種種經歷,感觸頗多,表達了對母校的深深懷念與感恩,向母校和在場的校友們交出了一份自己的人生答卷。他提到,我們是母校的游子,就像我們是母親的子女一樣。今天我們回到母校,既有懷舊的感嘆,也為母校的發展壯大而深感自豪和驕傲。西南大學塑造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的地理坐標和人文坐標,前者界定了我們的生存家園,后者構建出我們的精神內涵。我們在西南,我們在中國,我們也在世界。范穩的一番對母校的肺腑之言,獲得了在場校友們的共鳴,現場掌聲雷動。

50年再聚首,69級學子重返西大共慶母校華誕
51名校友均是69級數學系的學生,分別來自數學一班和二班。談到班級,劉素清老人表示,兩個班的同學關系很好,一直保持著聯系,大家通過班級群一同策劃了此次返校活動。作為活動的主要策劃人,被大家親切稱作“會長”的周書云講到,同學聚會母校活動可以追溯到2008年,從那時起大家就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策劃。“入校時兩個班的同學一共110名,現在班級群里面只有60多個人,有一部分同學已經去世了,最后回來的是我們51個人。”周會長感慨。據周會長介紹,重返母校活動是自發組織,大家都渴望相聚,希望回到母校重溫青春歲月。“于是我們聯系了學校,留校工作的同學充當了我們的聯絡員。”周會長說到。各位老人感慨頗多,并紛紛表達了對母校的祝福。郭國鳳老人表示,母校變化很大,自己為母校的發展感到驕傲,希望母校越來越好。

(黨委宣傳部韓笑、劉妍雪、唐紫宸供稿 艾熠供圖 編輯 韓笑 審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