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暑假是科研工作攻堅克難、實現躍升的黃金時期,學校各研究團隊正搶抓時間機遇,聚焦科技前沿,鉚足干勁潛心研究,力求取得更多創新突破,奮力跑出科研攻關暑期“加速度”,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學校推出“暑期科研‘加速度’”系列報道,將實時呈現學校師生暑期聚力科技創新、推進科研攀登躍升的昂揚風貌和豐碩成果,彰顯學校持續深化有組織科研,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姿態、新進展、新成效。敬請關注!
日前,心理學部畢重增教授與碩士研究生楊燦及已畢業碩士研究生李子萱共同撰寫的論文《對象中庸與社會善念對合作行為的影響》在《心理學報》2025年第9期公開發表。
研究以能充分反映中國人心理與行為特點的中庸為主要變量,結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通的社會善念,探究了互動對象的中庸與社會善念水平對人們合作行為的影響?;谙嗷ヒ蕾嚴碚?,研究設置了三個逐漸挑戰個體合作意愿的實驗室情境,進一步考察了個體處于劣勢地位時對象中庸與社會善念對合作行為的作用。研究發現,互動對象中庸/社會善念水平越高,個體的合作行為越多;對象中庸能夠放大社會善念對合作行為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表明,中庸是在人際互動中獨立于社會善念的有益因素,有助于增進社會善念的積極作用,促成并深化合作。研究立足中國本土文化,對于理解中國人獨特的心理與行為模式有重要意義。
此前,畢重增教授團隊立足本土優秀文化傳統,從個體人格與心理健康到人際互動,多方面探究了中庸心理與行為。團隊未來將繼續扎根中國文化,深入探究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特點。
論文鏈接: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10.3724/SP.J.1041.2025.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