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有關工作安排,中國共產黨西南大學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將于5月召開,這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會議將在全面總結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改革發展經驗成效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學校下一階段發展路向和目標任務,為全校上下在新時期更好凝心聚力、齊心協力書寫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動指南。近日,學校推出“喜迎黨代會”系列報道,生動呈現各二級黨組織、各單位奮楫前行之勢、昂揚奮進之姿,彰顯廣大師生喜迎大會召開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請關注!
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生物學“雙一流”建設,構建“一體同構全貫通”黨建體系,確立“治理活院、教學立院、科研強院、人才興院、開放辦院”辦學思路和“人才鏈牽引、產科教融合、國際化融通、一體化改革”戰略路徑,推進黨建與事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夯實黨建根基,融合發展添動能
學院黨委以黨建“雙創”為抓手,以價值、目標和責任一體建設為基礎,以決策治理、政治鑄魂、組織動員、聯系服務、先鋒引領的整體機制為支撐,以四同閉環一體運行為保障,貫通事業全方面高質量發展為落腳點,形成大黨建帶大發展工作格局,促進深融合高質量發展。實施“班子領航、支部強基、黨員先鋒”行動,推進一支部一品牌和黨員“四亮一比”行動,率先創設黨員先鋒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入選全校首批標桿院系,連續三次獲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四年融合考核獲A等。涌現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市級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校級樣板支部,獲批教育部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形成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黨委書記張衛國來院調研指導工作。

教工黨員赴鄧小平故里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行走的課堂”。

“一體同構全貫通”黨建工作體系
搶抓發展機遇,事業發展厚基石
樹牢“人才第一資源”理念,出臺人才工作11條,引培一流隊伍。新增國家級人才7人以及省部級人才和團隊10人(個),加快形成“國際頂尖+國內一流+青年人才”的雁陣格局。強化有組織科研,優化資助培育政策,項目和成果數位居全校前列,獲準國自然基金項目60余項(含重大1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縱向項目230余項、橫向項目180余項,經費近2.5億元。在A1類刊物發表論文230余篇,其中在NC、PNAS等國際知名刊物論文30余篇。多個課題組承擔“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任務,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國家種業振興。學院連續獲得工作先進集體,涌現出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扶貧先進專家、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個人等先進典型。

校長王進軍為淡水魚類資源與生殖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頒發聘書。

學院承辦第九屆全國種群生態學前沿論壇。

學院與酉陽縣政府共建酉陽青蒿創新產業研究院。
牢記育人成才初心使命,完成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任務,出版《生物科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典型案例》,《“美麗中國”大思政課》入選市級高校思政精品項目。生物科學獲國家一流專業,開辦生物學拔尖班,組建團隊推進課程教材建設,獲市級課程思政示范課、一流課程和市級教改項目30余項,獲批市級示范性未來技術學院。產科教協同育人,組織學生海外訪學,“訪企拓崗”“引企入院”,與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華大基因等頭部機構合作育才。斬獲“互聯網+”金獎,在“挑戰杯”等學科競賽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0余項,本科深造率位居全校前列。涌現“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重慶市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先進典型。

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首席科學家楊維才院士一行到訪學院。

學院領導帶隊赴深圳華大基因走訪調研并看望學生。
接下來,學院黨委將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實施固本鑄魂、卓越培養、人才隊伍、學科躍升、資源聚集、治理優化等六大計劃,加快朝著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邁進,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生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