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有關工作安排,中國共產黨西南大學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將于5月召開,這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會議將在全面總結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改革發展經驗成效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學校下一階段發展路向和目標任務,為全校上下在新時期更好凝心聚力、齊心協力書寫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動指南。近日,學校推出“喜迎黨代會”系列報道,生動呈現各二級黨組織、各單位奮楫前行之勢、昂揚奮進之姿,彰顯廣大師生喜迎大會召開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請關注!
自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黨委立足學科專業優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構建“一體引領、兩翼聚焦、三個融合、三個推動”的工作理念,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促進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
夯實黨建根基,筑牢堅強戰斗堡壘
學院黨委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兩翼齊飛,構建“黨委領航-把方向”“支部創優-樹樣板”“黨員踐行-做先鋒”“黨政融合-促發展”的“四維一體”黨建工作體系。健全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1+1+2”共建模式,成立毫米波技術產學研創新團隊師生黨支部,新增1個校級樣板支部,1個校級“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打造電信“e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四進”品牌活動,通過“無憂家電”進社區、“科技小課堂”進校園等亮出黨員身份,累計服務師生及社區居民2000余人次。形成“人才引育四個引領”工作法,入選學校“優秀黨建‘一融雙高’工作法”。

2025年3月,電信“e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銀齡映初心 E路踐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聚焦“一融雙高”,推動事業提質增效
學院黨委聚焦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瞄準學校“雙一流”建設目標,推進“支部與學科團隊、黨建與中心工作、黨員與教師身份”三個融合,推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助力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2023年6月,學院舉辦“十載弦歌相伴 E路奮楫揚帆”十周年院慶晚會。
學科專業建設穩中有進。組建毫米波技術與集成應用、復雜智能系統感知與控制等5個科研團隊,新增1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通信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申請進入自評階段;電子信息工程獲批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特色專業;4門課程入選重慶市一流課程。新建InterFPGA中國創新中心、中國汽研院、奇安信實習基地等。積極拓展對外合作交流,成功舉辦6場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累計150余名國家級人才參會。

2024年12月,學院舉辦第三屆神經形態計算國際會議。
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凝練形成“54321”人才培育工作思路,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生在TI杯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賽事中獲國家級獎項15項,省市級獎項84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項目9項,省市級項目22項;發表論文300余篇。1人獲第十三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本科生連續5年獲得西南大學優秀學生標兵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學院本科生首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
師資隊伍建設增量提質。構建以國家級領軍人才為核心、國家級青年人才為主干、中青年教師為后備、教學科研團隊為主體的師資隊伍。近年來,引育國家級人才6人,其中,自主培育國家級人才3人,省部級人才6人;引進海內外高水平博士17人,招收博士后11人;晉升正高級職稱7人,副高級職稱12人。
科技創新活力不斷迸發。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項,省部級項目63 項,橫向項目127項;發表SCI論文736篇,其中TOP期刊論文214篇;授權國際、國家發明專利114項。學院與長安、東電等公司建立7個產學研合作基地,初步實現“非侵入式大型發電機故障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的產業化,轉化成果200萬元。

毫米波技術運用成果亮相2023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
下一步,學院黨委將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深入實施“123”發展計劃,即新增一批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獲批一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一個教育部科研平臺;獲得一批省部級科技獎勵、教學成果獎和黨建榮譽稱號,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研創新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加快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