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有關工作安排,中國共產黨西南大學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將于5月召開,這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會議將在全面總結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改革發展經驗成效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學校下一階段發展路向和目標任務,為全校上下在新時期更好凝心聚力、齊心協力書寫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動指南。近日,學校推出“喜迎黨代會”系列報道,生動呈現各二級黨組織、各單位奮楫前行之勢、昂揚奮進之姿,彰顯廣大師生喜迎大會召開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請關注!
自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文學院黨委以“一融雙高”為牽引,錨定“教育強國,西大有為”使命,立足學科專業優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文學專業特點的發展道路。
以黨建引領為引擎,為組織建設固本強基
著力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效。學院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喜獲豐收。教工第一黨支部獲批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育人號發文20余篇,黨建工作案例入選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高校黨建‘一融雙高’典型案例”專欄。學院獲評“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西南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

2022年12月,教工第一黨支部通過“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設單位驗收。
持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創新主題黨日形式,舉行“文學經典與黨史”主題黨日示范觀摩活動、“紅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故事繪”系列展覽。推進文化與第二課堂銜接,持續開展“教授晚餐會”;舉辦“百館之聲”文化沙龍,觀看總人數達160余萬人;微信公眾號“字信”獲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二等獎;舉辦“玉蘭飛花令”詩詞大會,觀看人數達20000余。開展“萌蒙以幼,予閱以詩”21天公益伴讀活動,輻射200余戶留守兒童家庭。

2021年4月,教工第一黨支部舉行“文學經典與黨史”主題黨日示范觀摩活動。

學院常態化開展“教授午餐會”——“第二課堂”師生交流活動。

2023年5月,學院舉辦“百川爭流 共赴詩海”中華詩詞大會。
全力提高鑄魂育人質量水平。扎實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育人成果再創新高。持續開辦卓越中文人才創新實驗班——博雅班,近五年平均升學率達63.94%。學生在部屬師范院校“未來語文教師”教學技能交流展示中共獲獎24項。創新創業賽事中獲國家級獎項2項,重慶賽區金獎4項。

2024年12月,學生在第四屆部屬師范院校“未來語文教師”教學技能交流展示會榮獲佳績
以新文科建設為抓手,為學院發展提質增效
學科發展成績突出。中國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評均獲批重慶市“十四五”市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入選重慶市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專業第三級認證。新增5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2020年10月,學校召開漢語言文學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見面會。

2025年3月,舉辦“大學電影”與戲劇影視專業學位建設研討會。
科學研究成果豐碩。五年來,學院獲A類以上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重大專項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A類以上論文30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2篇,被《新華文摘》封面文章全文轉載1篇。出版著作73部,2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1部入選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獲省部級科學研究成果獎19項。
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師生全面參與”的人才工作體制。實施“雨僧人才”計劃、“吳宓基金”人才計劃。1人入選“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入選“長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當選為國家一級學會中國老舍研究會會長。7人入選重慶英才計劃·名家名師、“巴渝學者”青年學者等省級人才項目。

2023年9月,學院舉行2023年新教師入職典禮。
接下來,學院黨委將持續做好頂層設計,深化“一融雙高”實踐,統籌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深融互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抓好關鍵領域,深入謀劃學科發展與人才工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堅實保障。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將文化建設作為學院發展新的突破點,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學校事業發展再添新功,為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