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學科研單位:
根據工作安排,現啟動2018年第1次引進人才特別評聘工作,對擬引進人才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等進行特別評聘。根據《關于印發<西南大學引進人才特別評聘辦法>的通知》(西校〔2013〕88號)文件,現將2018年第1次引進人才特別評聘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執行政策
為確保政策延續和平穩過渡,2018年作為過渡期,同時執行《西南大學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審辦法(修訂)》(西校﹝2018﹞52號,以下簡稱“新職評辦法”)和修訂前的《西南大學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審辦法》(西校﹝2012﹞159號,以下簡稱“舊職評辦法”)的“成果條件”;繼續執行舊職評辦法的破格評審和以“高水平創造性成果”破格評審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具體政策包括以下內容(詳見附件7):
1.《西南大學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審辦法》(西校〔2012〕159號 )的成果條件、國(境)外留學(工作)經歷要求、破格評審條件;
2.《西南大學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審辦法(修訂)》(西校〔2018〕52號)的成果條件;
3.《西南大學關于以“高水平創造性成果”申請破格評審正高級職務實施細則》。
二、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熱愛祖國,政治立場堅定,熱愛高等教育事業,具有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的學術道德風范,身體健康。
2.申報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和崗位,須達到“舊職評辦法”中破格晉升(職務破格)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論文條件”;部分學科“新職評辦法”正常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成果條件”高于“舊職評辦法”中破格晉升(職務破格)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論文條件”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則,須達到“新職評辦法”正常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成果條件”。
3.申報晉升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和崗位,須達到“新職評辦法”中正常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成果條件”。
4. 已在985、211及重點專業性院校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可直接申請確認專業技術職務和崗位;已在非985、211高校及非重點專業性院校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應達到“新職評辦法”中晉升相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條件,才可申請確認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和崗位。
5.取得本學科領域公認的高水平成果者可不受以上條件限制。
6. 申報晉升特別評聘高級職務的,必須有10個月及以上國(境)外留學(工作)經歷;申報確認高級職務的,不受此條件限制。
7. 原則上各單位擬引進人才只能在來校報到前申請參加一次特別評聘。申請評審未通過者,在有重要新成果發表的情況下,報到前可再申請一次。申請評審正高級職務未通過者,可在報到前申請評審副高級職務一次。如擬引進人才在來校報到前因時間安排未能申請參加特別評聘的,可參加報到后舉行的最近一次評審。
具體條件及成果替換參見附件7。
三、申報材料及要求
具體要求及材料下載(每次特評材料會有調整,請以以下鏈接的最新材料格式為準):
http://222.198.118.160/s/rczp/index7/20161012/1399253.html
請“務必”認真閱讀,避免出現材料打印及裝訂等錯誤。
四、成果分類
項目分類和刊物目錄執行學校新的成果分類辦法,即《西南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項目、成果及平臺分類與認定辦法》(西校〔2015〕620號文件)、《西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以及平臺分類與認定辦法》西校〔2015〕621號文件、《西南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體育學、美術學及影視戲劇文學成果分類與認定辦法》(西校〔2015〕622號文件)。具體成果分類辦法及相關規定參見附件6。
特別說明:
論文收錄類型、分區及影響因子通過以下方式確定:
1.確定論文是否被收錄及收錄類型,并提供相應證明材料(論文數據庫網頁查詢的被收錄及收錄類型的截圖證明或者教育部查新工作站檢索證明);
2.分區及影響因子優先以《中國科學院SCI期刊分區表》(簡稱SCI.JCR)為依據;論文的影響因子及分區以論文發表年度對應的SCI分區表確定,如2012年發表的論文,參照2012年度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2015年及其以后的論文,參照2015年度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2012年發表的論文,以附件6中的2012年度期刊影響因子及分區表為準;2013年以后發表的論文,分區以http://www.fenqubiao.com網站查詢結果為準(由學院負責查詢核實)。
3.如若論文已經被收錄,且不能在《中國科學院SCI期刊分區表》中查詢到,以教育部查新站的檢索報告或網頁查詢到的該期刊分區的截圖證明為依據填報,并且以發表時的最新目錄確定。檢索報告或截圖證明須作為附件材料。
4.EI檢索以《工程索引》(簡稱EI)為準,須提供檢索報告佐證。
5.根據《西南大學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評審辦法(西校〔2012〕159號)》,ISTP、EI檢索的會議論文不作為申請職務評審的有效成果,學校僅認可EI收錄的期刊論文。
五、申報日程安排
1.4月17日前,各單位組織申報人選準備申報材料;
2.4月24日前,各單位對申報人選的政治立場、師德師風進行審查,并組織本單位學術委員會及崗位設置與聘用工作組對申請者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崗位進行初評;并在所在單位公示三天。公示無異議后,將初評結果和申報人員材料報送人事處人才服務科;
3.5月8日前,由校學術委員會組織專家對申請人材料進行資格審查,確定外審人選;
4.5月25日左右,完成校外專家通訊評審;
5.6月8日左右,召開特別評聘會議,對申報人選的專業技術職務和聘任崗位進行評審。
各項具體工作時間可能會根據學校工作安排適當調整。
六、評審相關說明
1.經特別評聘程序評審通過的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從引進當年起4年內不占用所在單位的正高級職評指標;經特別評聘程序評審通過的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要占用所在單位的副高級職評指標;請推薦單位擇優推薦。
2.人才引進特別評聘通過的技術職務和聘任崗位時間為人才來校工作時間(特別評聘通過至來校報到之日期間刊出的文章,不能在申報高一級職務中使用)。
七、引才單位工作要求
1.申請人要實事求是地填報材料,不得弄虛作假,如有造假或學術不端等行為,取消評審結果。各單位應安排工作人員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確保申報材料完整齊全、真實可信。
2.各學院(部)黨委須對申報人選的政治立場、師德師風進行審查。各學院(部)學術委員會及崗位設置與聘用工作組對申報人選進行初評,提出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崗位建議。
八、咨詢聯系方式
聯系人:干婷、高召鋒
聯系電話:023-68254265
電子郵箱:rencai@swu.edu.cn
人事處
2018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