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目:《古詩十九首》漫談
時 間: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15:00
主講人:孫尚勇
地 點:雨僧樓(第1教學樓)101報告廳
主辦單位:文學院
主講人簡介:孫尚勇,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副所長,兼任《安徽古籍叢書》編委、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四川省杜甫學會理事、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古代文學分會副會長、樂府學會理事等。主要學術領域為先秦漢唐文學、中國古代音樂文學和佛教文學。出版專著《樂府通論》《佛教經典詩學研究》《樂府文學文獻研究》等。
講座簡介:
古今大多將《古詩十九首》視作中國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或文人五言詩的前身),定其年代在東漢中后期。但是這一判斷卻無法解釋一個事實:流傳至今東漢中后期有主名(班固、張衡、秦嘉、趙壹等人)文人詩,其藝術性遠遜于《古詩十九首》。鐘嶸的時代就有人懷疑《古詩十九首》系王粲、曹植等人所作,今人亦有作如此主張者,然而,曹、王的詩與《古詩十九首》雖存在共同的主題,但它們的風格卻迥乎有別。以上事實似乎表明,《古詩十九首》不是文人詩,其年代既不在東漢中后期,也不在建安、黃初。那么,《古詩十九首》是怎樣的詩?它創作于何時?本次講座將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具體作品,就上述問題作初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