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鄉村振興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關鍵詞。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何為鄉村振興聚集更多“人氣”?來自多個領域的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副校長溫濤把目光放在本土青年農民身上。溫濤在四川、河南、廣西、寧夏等地調研發現,由于現有農村培訓教育體系的缺陷,鄉村從業主體明顯老化,掌握現代生產技能、信息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的青年農民嚴重不足。

溫濤委員正在發言。新華社發
他建議對青年農民進行差異化、動態性培育,搭建全國性的高素質鄉村人才服務平臺。與此同時,增強青年農民應用互聯網手段發展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的能力,培養青年農民的互聯網金融思維,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素明則把眼光放在鄉賢上。在他看來,鄉賢從鄉村走出去,在外打拼多年,不少人仍懷著反哺故土、回報家鄉的強烈意愿。他們有才能,有思想,在某些領域有一定成就,是鄉村振興的特殊力量。周素明建議,深度挖掘鄉賢資源,搭建“鄉賢智庫”,建立鄉賢顧問制度。鼓勵鄉賢參與到村莊治理體系中,為鄉村人才振興注入更多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