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田間地頭的油菜花也露出了生機,惹人喜愛。在西南大學的試驗田里,油菜花不只有嬌艷的黃,還能有其它的模樣。
![]()

西南大學“國家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基地”占地面積約200多畝。眼下,粉、白、橙、淡黃……多彩的油菜花在這里競相爭艷。科研人員告訴第1眼記者,油菜花之所以能呈現出這樣的顏色,是因為他們采用了“遠緣雜交”技術,將蘿卜、白菜等植物的花色片段,轉到了油菜身上。
![]()

據了解,這些油菜花的顏色雖然改變了,但產油量卻沒多大變化,可以說,既增加了觀賞性,又不減其農業價值。目前,學校已經培育出了十多種顏色的油菜花,其中一些品種已經在我市部分地區得到推廣。
![]()

與此同時,在這個國家級的實驗基地,西南大學的研究團隊已培育出了5000多份新油菜品系。除了將傳統的“黑籽”油菜改良為“黃籽”,大幅度地提高了產油量之外,不久前,他們又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了能獲得更高菜油品質的新品種。
![]()

這個新品種油菜富含“高油酸”。通俗來講,“高油酸”就是菜油的內部元素結構更穩定,尤其耐高溫,用它來油炸食品,不易出現哈喇的味道,因此,高油酸菜油的保質期更長,對人體也更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