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掛滿燈籠的西南大學校園。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重慶2月4日電(彭國威 王利華) 為了共同防疫,在“就地過年”號召下,今年重慶多所高校留校學生相對往年大幅增多。春節留校,怎么過年?西南大學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讓大家留校不留“憾”,學校準備了滿滿的“誠意”。
往年此時,來自大連的西南大學文學院大三學生黃闖已回家中,與父母一起在飄香的水果大棚里收整櫻桃,迎接新春。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和記者的談話間,黃闖多次提起父母。“他們擔心我一個人在學校無聊,隔三差五會打來電話,讓我注意安全,別感冒了,多買點好吃的年貨。”
在西南大學,和他一樣選擇留校過年的同學,還有800余人。家雖在遠方,但溫情不減,在這個特殊的寒假,西南大學給留校過年的學生,提供了一系列溫情保障。
西南大學后勤集團副總經理張蔚介紹,目前,學校幾大學生生活園區至少保證各有一個食堂開放,快遞站、校園超市、圖書館、恒溫游泳池等場所也正常開放。
為豐富留校生活,西南大學開展了“寒冬暖人心”心理支持團輔、“我當一天宿管員”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與此同時,學校專門設置了300余個勤工助學崗位,如圖書館管理員、學生園區黨建引領綜合服務平臺“青竹空間”管理員、各單位值班室助管等,目前,均有學生上崗。
早在1月28日,大一的郝育蝶就開始在“青竹空間”值班,登記信息,管理青竹空間里咖啡機、共享充電寶等設備是她的日常工作。
“我覺得這個勤工助學活動挺好,在服務同學、鍛煉自己能力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認識了很多同學。我媽媽都感覺我比以前更穩重了。”郝育蝶說。
回家?留校?郝育蝶也曾搖擺不定,她曾和父母視頻通話商量,還和學校老鄉討論。躊躇之間,她想起了一條同學發的朋友圈。“當時我同學的媽媽在石家莊協助登記核酸檢測,雖然很擔心,但我同學還是勇敢地支持家長為疫情做貢獻。現在,輪到我做貢獻了,相較于防疫工作,自己不能回家過年算不上什么。”
“我們全家人支持你,做你堅強的后盾。”得知郝育蝶決定后,父親這樣回復女兒。
春節的日子越來越近,校園年味也越來越濃,郝育蝶不禁懷念起全家一起包餃子的時光。“過年我們全家會一起包餃子,一般我都是負責搟皮,這可是我的絕活。”
“我家每年年夜飯都少不了爸爸拿手的紅燒鯉魚,一家人圍坐桌前,享受珍貴的團圓時光。”黃闖回憶說。
人在異鄉“非”異客,學校新年“心”意濃。西南大學學生工作處園區育人服務中心主任唐飛表示:“過年期間,學校會組織同學參與包餃子、包湯圓,還準備有年夜飯、看春晚、牛樂坊、趣味運動會、讀書分享會等活動。”
說起學校的安排,郝育蝶與黃闖都表示會積極參加。郝育蝶滿懷期待地說:“到時候和留校的同學還有老師聚在一起,一定會有別樣的過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