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第七屆“金目獎”評審結果揭曉,西大學子參與拍攝的《天路之路》《尋蜜》《苦盡柑來》三部影片,榮獲獎項,講述中國鄉村和脫貧攻堅的故事。
據了解,“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是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的一項中國文化體驗項目,自2011年創辦,是彰顯中國魅力、宣揚中國文化的品牌項目。
“金目獎”是“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主辦方于2014年初設立的公益獎。“金目”取意“古代望遠之具”,旨在引導創作方向、提高專業水平,提升“看中國”項目質量,推動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
第七屆金目獎從103部作品中評選出25部作品進入終評環節,包含了17部“在華外國留學生組”作品、8部“遠程外國青年看中國”作品。最終,評選出“金目獎”一等獎兩部、二等獎六部、三等獎九部、最佳文化發現獎和最佳藝術表達獎各一部。其中,外國青年導演和西大學子共同拍攝的三部作品獲獎,分別是:
《天路之路》:

來自尼日利亞的外方導演和西大學生盧韻竹共同在重慶市巫溪縣蘭英鄉周家坪拍攝的《天路之路》榮獲第七屆看中國“金目獎”二等獎。
《天路之路》講述的是一群生活在巫溪偏僻山村的村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懸崖上修建公路的故事。導演希望通過這部影片,通過講述中國人如竹石般“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故事,讓世界看到這樣的中國精神。
《尋蜜》:

來自加納的外方導演和西大學生張楷晗共同在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拍攝的《尋蜜》榮獲第七屆看中國“金目獎”三等獎。
蜜蜂是社會性物種,和人類相似,擁有完整的社會分工和物種運行機制。同樣,人類社會也有著蜜蜂般分工協作的精神。正如本片所表現的上山放桶、取蜜、釀蜜等過程,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才能推動社會的前進與發展。
《苦盡柑來》:

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外方導演和西大學生梁晶棟共同在重慶市開州區福城村拍攝的《苦盡柑來》榮獲第七屆看中國“金目獎”最佳文化發現獎!
《苦盡柑來》講述的是開州長沙鎮福城村村民趙福勝帶領全村人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趙福勝年輕的時候,為了生計到外地打工,年老時選擇回村種植柑橘,并且帶領全村的留守老人一起,不斷學習種植新的柑橘品種,展現了新時代不畏艱苦、刻苦奮進的中國鄉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