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攻略-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开户

媒眼西大

西南大學主編的《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星婷)1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由西南大學圖書館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以下簡稱《鄉建叢刊》),已正式出版。叢刊依托西大圖書館豐富的鄉村建設館藏資源,收錄民國鄉建文獻88種,全書共65冊。


  ▲西南大學主編的《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 (西大供圖)

   這套叢刊的出版,對民國時期鄉村建設文獻的保存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相關學科的專業研究提供了豐富的一手文獻和史料。

  民國時期,北碚有著“三千名流匯北碚”的盛況,盧作孚、晏陽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人在北碚進行的鄉村建設運動,成為全國提出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集群性最顯著的鄉村建設實驗區。

  如盧作孚以實業發展帶動鄉村建設,在北碚建立了兼善中學、北碚公園、紅樓圖書館、《嘉陵江日報》等;梁漱溟在北碚創辦了勉仁書院、勉仁文學院等,促進北碚教育發展;晏陽初在北碚建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設鄉村教育、社會學、農學、農田水利四系,發展平民教育。

    西南大學繼承先賢前輩的鄉村建設財富、于1933年創辦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在50年代的院系調整中,原西南師范學院相繼吸納了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和勉仁文學院;2012年,該校率先創辦全國唯一的“中國鄉村建設學院”。

  如今,西大圖書館歷時三年整理影印,《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面世,很多文獻均為首次出版,涵蓋村調查報告、鄉村建設實施、鄉村自治、鄉村合作組織、鄉村建設專著、鄉村建設期刊等多方面內容,匯集民國期間有關鄉村建設的報告、專著、評論、雜志、報紙、信函、文書等,是一座文獻資源富礦。


  “《鄉建叢刊》具有推進專業學科研究的重大價值。”西南大學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鄉建叢刊》富含大量當時知識分子對中國鄉村的改造實驗,廣泛涉及平民教育、農業改進、合作經濟、鄉村自治、衛生保健、風俗改良等領域的具體方案、學理申述等,可為相關學科的專業研究提供豐富的一手文獻和史料。(完)

附:《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七部分內容

  (一)農村經濟調査報告

  農村經濟調查報告主要集中于叢刊第一至七冊。在地域上,包括重慶涪陵、江蘇無錫、湖北武昌、山東鄒平、江蘇金壇、福建營前、江西黎川等。

  在內容上,除鄉村人口、土地、農業、手工業、商業等一般經濟狀況外,還涉及鄉建實驗、鄉村法令、災害預防等方面。

  在形式上,有官方法律文書、會議記錄匯編,有學者調查研究、評論通訊集篡。這些報告,較好地反映了民國時期鄉村經濟、鄉村建設、鄉村研究情況。主要篇目有《無錫縣農村經濟調查》《青島鄒平定縣鄉村建設考察記》《國民經濟建設與農村改進》等。

  (二)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文獻主要集中于叢刊第八冊,以葉木青著《中國保甲制度之發展與運用》為代表。民國推行保甲制,希望藉此團民眾、發展經濟、征募兵員。作者在書中論述了保甲制的歷代得失、基本內容及運用原則等,并附有各省保甲章則。

  (三)兵農合一

  兵農合一主要見諸第十至十二冊,匯編了兵農合一的理論思想、施行規定、運行方法等內容。

  兵農合一即將壯丁每三人或六人編為一組,一人為常備兵專職打仗或,其他人為國民兵;政府將公租地主的土地分配給國民兵,國民兵在地種田并供養常備兵。此舉措有保證兵源、厚植國防、降低軍費、減少失業、增進教育、發展生產等功能。

  (四)鄉村自治與地方自治

  鄉村自治與地方自治思想主要在叢刊第十六至十九冊。以楊天競著《鄉村自治》和黃永偉編《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實施》為代表。

  楊天競在《鄉村自治》中提出“天下為公”是一種自治萌芽,他認為振作鄉村、實行鄉村自治可以挽救國之貧弱。

  黃永偉編《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實施》,一方面從理論上詳細闡述了地方自治的價值、定義、主體、權限等,另一方面從實施上分析了地方自治組織制度、人員選任、工作程序等,認為地方自治是憲政的基礎。

  (五)縣制改造

  縣制改造與新縣制思想主要載于叢刊第十九至二十二冊,以孔充《縣政建設》、陳柏心《中國縣制改造》、粟顯運《新縣制的理論》《新縣制的實施》為代表。

  如孔充撰的《縣政建設》就縣政建設原則、組織機構、工作安排、教育訓練、交通水利、財政賦稅等展開討論,認為縣政建設不可與百姓生活分離。

  粟顯運著《新縣制的理論》從理論的角度,對新縣制與舊縣制、新縣制與三民主義、新縣制與憲政實施、新縣制與抗戰建國、新縣制與國民素質要求的關系進行了闡釋;《新縣制的實施》則從實踐的角度,闡述了縣府組織、干部訓練、民政財政、教育發展、經濟建設、軍事法令等事務實施方略。

  (六)農村問題與村治

  農村問題主要包括經濟、教育、生計、衛生、治安、建設、水利等諸多方面,以載于第二十七冊的徐正學著《農村問題》具有代表性。

  徐正學從交通、金融、商貿侵略等多方面,探討國家設施應關注農民,促進民智開啟、生產發展。

  《村治》的文獻資料主要集中分布在叢刊第三十六至三十九冊。1929年,彭禹廷、梁耀祖、梁漱溟等人在白泉鎮成立河南村治學院,同時創辦《村治》月刊。當時王鴻一、米迪剛、梁漱溟等人經常在上面發表村治主張和理論,人稱“村治派”;與主張“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4]的吳景超等人相對。

  1930年,梁漱溟接任《村治》主編,發表了《主編本刊之自白》一文,表示中國國家建設的道路不在“向西走”,而是看重“鄉治”“村治”的重要性。

  (七)鄉村建設與新農村

  《鄉村建設》文獻主要載于叢刊第四十至五十冊。1931年梁耀祖、梁漱溟等在山東鄒平,創辦了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和《鄉村建設》。《鄉村建設》自1931年創刊至1937年停刊共出版7卷166期,主要反映了山東鄉建研究院在鄒平、菏澤等地開展的鄉建實驗。

  梁漱溟為其主要撰稿人之一,刊有《民眾教育何以能救中國》《中國合作運動之路向》等文。

  《新農村》一刊的文獻主要分布在叢刊第五十至六十五冊。《新農村》創刊于1933年4月,共出版29期。其辦刊之旨要,即為向農民闡明農業學理、開發明智,使人民“能知能行”,促進生產大發展。


書記校長信箱
百家乐筹码桌| 百家乐包赢技巧| 百家乐威尼斯人| bet365游戏| 网上百家乐官网看牌器| 属猪的人做生意摆放什么聚财| 百家乐博娱乐网赌百家乐| 威尼斯人娱乐城代理申请| 大发888游戏出纳| 百乐彩博彩| 做生意的风水| 注册娱乐城送体验金| e世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蓝盾百家乐具体玩法| 大发888官网z46| 百家乐官网赌博大揭密| 游艇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视频官方下载| 百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浠水县| 百家乐官网五湖四海娱乐场| 怎么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9人桌布| 百家乐官网怎样看点| 金世豪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平台出租家乐平台出租| 孙吴县| 百家乐棋牌官网| 澳门盘口| 立即博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看盘技巧| 大发888娱乐城官方下载安装| 百家乐官网3珠路法| 博彩行业| 百家乐自动投注| 介绍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 大发888赌博违法吗| 百家乐永利娱乐城| 赌场百家乐官网赢钱| 娱乐博彩| 网络百家乐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