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屆CCF大數據學術會議在渝召開。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3日15時訊(記者 秦思思)今(23)日,第八屆CCF大數據學術會議(CCF BIGDATA2020)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第八屆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學術會議。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拓展大數據的行業應用廣度和深度
據悉,此次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和西南大學聯合承辦,重慶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以及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6家單位協辦。本次會議以“大數據賦能數字經濟”為主題,匯聚了近百位海內外大數據領域的專家學者,征集論文投稿270篇,注冊參會人數近700人,并且設立了7個主題論壇,分別對大數據賦能數字經濟、大數據賦能智能軟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和討論,解讀大數據宏觀政策,拓展大數據的行業應用廣度和深度。
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指導委員會主任梅宏介紹,2020年中國計算機學會成立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作為唯一以“專家委員會”命名的二級分支機構,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致力于提高大數據國內外影響力,促進政產學研用良性生態系統建設,在我國大數據領域發揮 “科研創新、產業引領、國家智庫和平臺樞紐”的重要作用。
重慶市科技局副局長牟小云表示,重慶市科技局高度關注大數據的發展,近幾年,市科技局大力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研發與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深入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極大地提升我市經濟社會智能化水平。未來,將重點開展增強創新能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是聚焦實體經濟,推進深度融合,加強數據治理、持續優化環境,深化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等四方面工作。牟小云表示,本次大會是中國大數據領域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高端交流平臺,為重慶匯聚大數據領域專家學者資源,促進重慶與國內外大數據技術創新資源的集成與共享,更好地引導和推動我市大數據產業的發展。
![]()

會議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高校助力大數據建設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華介紹,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軟件學院是學校跨學科、跨專業、多門類的,以工為主,融工、管為一體的綜合性學院,經過多年辦學的沉淀和創新,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一大批信息產業方面的人才。“希望通過能夠與學術界同仁展開深入交流探討,促進學校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和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李華說道。
目前大數據在全球來講,都是一個熱點,大數據為現代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對于學科建設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肖國強院長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學科建設方面,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一直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讓學校與企業緊密聯合起來,一方面做出一些優質的產品或平臺,促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同時提高了大學生培養的質量。
新華三校企合作部經理張裕豐介紹,新華三是清華紫光旗下的一個企業,每年的營業額大約330億人民幣,所以行業用人需求十分的大,多年來一直與學校一起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我們就根據崗位的要求,然后劃分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我們再將能力的模型轉化成我們的人才培養的相關課程。以此培養大數據相關人才。”據了解,新華三結合自身就業平臺與優勢每年會消化2000余名學生,目前已經解決10萬學生的就業問題。
“這次機會非常難得,讓我們學生能近距離跟行業類的大咖們一次近距離的機會,他們給我們帶來了最新的研究方法 與應用前景,對于我們來說,不管是學術道路還是以后找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西南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研三余逍遙告訴記者,他非常期待清華大學唐杰教授將進行“圖神經網絡”內容的報告,對于今后自己讀博的研究方向有非常大的啟發。
另外,記者了解到,24日下午,大會還將奉獻四場精彩的特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