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桑樹全基因組圖譜面世。繼繪制完成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及精細圖譜之后,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再次引人矚目。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的帶領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何寧佳教授領銜的研究小組聯合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歷時三年完成了桑樹基因組研究,為桑樹學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9月22日舉行的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何寧佳牽頭的“桑樹基因組生物學研究”成果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很長時間以來,種桑都是為了養蠶產絲,桑樹的很多潛在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也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焙螌幖呀榻B,通過研究探索,研究小組繪制完成桑樹全基因組圖譜,建立了完善的桑樹基因組數據庫,并構建了桑樹功能基因組研究平臺。與此同時,他們還確證了桑樹染色體基數為7,對學術界公認的桑樹染色體基數為14作了重大修正,這也成為桑樹學科發展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桑樹全基因組的解析和染色體基數的修正,把桑樹學從栽培生理、品種選育的研究尺度推進到現代分子水平,這也成為現代桑樹學科建立的標志。
圍繞相關研究,項目團隊發表了高水平研究論文50余篇,8篇代表論文被多個國際知名期刊引用,他引總次數194次。其出版的《桑樹基因組》專著被中國蠶業研究所資深蠶桑學專家黃君霆評述為“推進傳統桑樹學科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獲得了重建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