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重慶市社科聯、西南大學、重慶市歷史學會、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聯合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新書發布座談會在渝舉行。
“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是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與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推出,旨在再現抗戰大遷徙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叢書共分為《國府西遷》《金融對壘》《工業重塑》《烽火兵工》《文化存續》《守望科學》等六卷,一批長期從事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研究的學者歷時8年精心編撰和反復修改,力圖以學術的視野,通俗的文字,圖文并茂全景式展現抗戰大遷徙過程中那些顛沛流離的生活,可歌可泣的事跡與不屈不撓的抗爭,為讀者奉獻一套兼具思想性和可讀性的學術讀物。
抗戰大遷徙對于保障抗戰的勝利,保存國家的經濟命脈,傳承中華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抗戰大遷徙實錄叢書”選取抗戰內遷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內容,以點帶面呈現出抗戰大遷徙的場景。叢書主旨鮮明,突出展現抗戰時期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并將此作為主線貫穿在各卷寫作中。叢書以通俗性學術作品為定位,學術觀點前沿,資料新穎真實,涵蓋政府、金融、企業、科技、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各分卷以主要事件或主要人物為內容,注重故事的原創性和寫作的故事性,力求通過平實通俗的語言,向社會大眾展現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使學術走向大眾。
叢書主編潘洵教授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項目首席專家、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后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潘洵表示,抗日戰爭爆發后的民族大遷徙,涉及地域之廣、動員力量之大、跋涉路途之遙遠、歷經時間之長久、輾轉周折之艱險、作用影響之巨大,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它是一曲憾人心弦的悲歌,也是一曲氣壯山河的壯歌,更是一曲可歌可泣的贊歌,是中華民族面對日本殘暴侵略下頑強不屈抗戰精神的生動寫照。
深入開展抗日戰爭史的學術研究,在研究視角上要更加注重宏觀視野與本體突破,在研究資料上要更加注重新史料發掘和深度解讀,在研究取向上要更加注重在地化的現實關懷,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研究薄弱領域,力求以獨特的研究視角,獨創的研究方法,獨見的研究資料,獨到的研究觀點,不斷推出時代需要的學術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