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重慶5月15日電 5月15日,西南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在重慶舉行協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簽約儀式。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和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代表學校雙方簽訂協議。根據協議,兩校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需要,圍繞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共同建設西部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簽約儀式現場 西南大學供圖
西南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都是創建于1906年的百年老校,在農業科學、生命科學、畜牧學等領域有著顯著的優勢。今后五年,兩校聚焦西部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共同搭建長江上游種質資源庫與工程化種質創制大科學裝置,收集保護植物、動物、微生物優質與特色資源,建設成為生物種質資源國家實驗室西南分中心;共同推進建設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圍繞成渝地區高效特色產業發展,開展主要農作物優質高效種植、農產品安全高效生產、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食品質量安全監測預警與控制等技術研發,建設農產品安全生產與質量控制研究中心;以三峽庫區水生態健康維護和水生態安全保障為目標,構筑水生態安全理論與技術體系,促進長江大保護,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莊天慧表示,兩校堅持優勢互補、各有側重,協同推動各項合作重點任務落地落實,扎實抓好6個重大創新平臺和鄉村振興學院建設,共同譜寫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的西南篇章。
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表示,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有良好的基礎、有極好的機遇、有美好的前景,既順應助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時代需要,又符合雙方推進“雙一流”建設的現實需求,同時也是切實履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章程的生動實踐。
近期,兩校將重點實施“6+1”工程,即共建共享特種動物與功能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經濟帶農業綠色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等6個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成立成渝鄉村振興學院,打造高端智庫,培養“一懂兩愛”的三農人才。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