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所、中心):
根據《西南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軍事課程等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西校〔2020〕68號)規定,從2022屆起,修學國際學分為本科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為滿足本科生修學國際學分、研究生學習國際課程需求,學校打造了國(境)外交流學習、國際課程周、國際課程云課堂三位一體的“學行天下 國際學分”計劃。2025年學校將繼續舉辦暑期國際課程周,本屆國際課程周采取線下形式開展,由外籍教師授課與共課教師輔導相結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
7月5日(星期六)至7月15日(星期二)。
二、對象
學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三、教學形式
以國外高水平大學或科研機構外籍教師來校授課的形式開展,開課單位配備共課教師輔助教學。
四、開課要求
(一)各學院(部、所、中心)原則上開設2門全英文課程,年度本科生招生規模300人以上單位可增加1門。
(二)所開課程應主要面向全校相關專業本科生開放,視情況可同時面向研究生開放。選課人數每門原則上為80—120人(音樂等小班教學特殊情況除外),如當年選課人數未達到60人,則第二年不能再開設該門課程以及邀請該名外教。
(三)開設課程應立足于一級學科領域,具有較強的通識性。開設課程應滿足2個學分(32學時,45分鐘/學時)。
(四)各學院(部、所、中心)須為每門課程配備1名政治立場堅定、外語水平高、有較強責任心和豐富教學經驗的中方共課教師,負責與外教全過程的對接、課程管理、考核評價、成績登載等工作。同一名教師只能開設一門課程、組織一個教學班。
五、有關安排
(一)各學院(部、所、中心)應整體部署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高度重視國際課程周,盡早邀請外籍教師(邀請函模板見附件1),并嚴格審核開設課程的學術價值和涉意識形態等情況。同時,請各學院(部、所、中心)將擬邀請外教的報名信息材料:外教個人護照信息頁復印件、個人簡歷(附件2)、課程介紹(附件3)、外教報名表(附件4)于2月20日(星期四)前將電子版發送至郵箱:swugip@swu.edu.cn。
(二)經相關部門對擬開課程進行篩選和匹配后,將向各學院(部、所、中心)反饋符合開課條件的課程建議。
(三)4月中,各學院(部、所、中心)確認開課信息并提交開課申請表。經相關部門審核后,再由宣傳部、學術委員會對擬開課程進行復核。
(四)4月底,國際處、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將共同組織召開共課教師培訓會。
(五)5月至6月,各學院(部、所、中心)在教務系統申報教學任務。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發布暑期國際課程周選課通知,學生通過教務系統或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選課。
(六)根據教學安排,7月5日(星期六)至7月15日(星期二)各學院(部、所、中心)組織暑期線下教學相關活動。教學任務完成后,中方共課教師應及時配合外教組織課程考核。考核方式和材料由中方共課教師與外教商議決定。修學完成并考核合格的學生,獲得相應的國際學分。
(七)考核結束后,中方共課教師應按時在教務系統中準確登載學生的考核結果,并將考核材料、相關記錄和佐證材料留存各學院(部、所、中心)檔案室備查。
(八)各學院(部、所、中心)利用課程周資源,結合本單位實際組織學術沙龍、學術講座和學術會議等活動。
六、有關政策
(一)各學院(部、所、中心)開設國際課程門數、畢業年級本科學生完成修學國際學分人數比例將繼續作為國際化考核的重要指標。各學院(部、所、中心)應積極組織國際課程,首先確保2026屆本科學生(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國際學生、港澳臺學生除外)達到修學2個國際學分的要求。
(二)對于國際課程的負責人或共課教師,根據工作情況給予課酬,由學校專項經費按照相關標準在每年年終予以發放。
聯系方式:石彩云,68250773;張嵩,68293199。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南大學2025國際課程周邀請函模板
2.Curriculum Vita Sample
3.Course Description Sample
4.2025 GIP Application Form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本科生院 研究生院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