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攻略-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开户

縉云燭光

西大教師故事(十七)——汪高原:育人路上譜樂曲

來源:   |  文字:
編輯: 萬陽   |  審核:

汪高原|育人路上譜樂章

A7ED

                   汪高原,音樂學院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1990年在音樂學院任教至2024年榮休。

文:段藹娣 許國貝

圖:汪高原

   拜訪汪老師時,他正在給陽臺的綠植細心澆水,一見到我們,便熱情地邀請我們品嘗桌上的橘子,像家中慈祥的長輩,讓人倍感親切。

1964年,汪高原出生在距離重慶萬州區(qū)(原四川省萬縣市)十多公里外的山區(qū)。母親是一名老師,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受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萌發(fā)了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向往。

我愿意一輩子從事教育事業(yè)

1982年,從萬縣師范學校畢業(yè)后,汪高原被分配到萬縣天城中學任教,不久后調(diào)到萬縣師范學校任教。在那個師資匱乏的年代,教師必須是“通才”,年輕的汪高原不僅教授過語文、數(shù)學、音樂、歷史、體育和社會發(fā)展簡史等課程,還帶頭組建了校團委,并多次帶隊參加音樂類比賽。

一線的教育經(jīng)歷,使汪高原對“教師”和“育人”兩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使已經(jīng)留在了當?shù)氐摹白罡邔W府”,他依然渴望進入更高學府繼續(xù)深造。

1986年,汪高原以西南片區(qū)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原西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這座夢想中的“音樂家園”里,如饑似渴地學習,迅速成長,還遇見了兩位對他影響深遠的老師。

汪高原說,張子英教授對他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雖學習上嚴格要求,但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另一位令他銘感至今的是他的導師馮鄂生教授,不僅傾囊相授全面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還在日常生活中敏銳地捕捉到他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溫暖的關(guān)懷。面對汪高原的患得患失,馮教授曾半開玩笑地開導他,“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馮教授辭世時,汪高原悲痛落筆:“先生一去,天上多了一顆盡管低調(diào)卻璀璨的星星,過來看看吧,西南大學的花草樹木想你……”

任教期間,汪高原曾多次收到外界拋來的橄欖枝,但他都婉拒了。“我有很多機會可以跨出教育這個體系。但‘教育’這個詞已經(jīng)和我的一生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我想,我愿意一輩子從事教育事業(yè)。”回憶往昔,汪高原平靜地說。

育人細無聲

生于60年代的汪高原,不僅是國家蓬勃發(fā)展的見證者,也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他認為,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這種真實而深切的感受傳遞給學生,“思政教育,就是愛國,愛黨,愛人民,愛我們的生活。”

在研究生新生入學時,汪高原會鼓勵同學們積極遞交入黨申請。他認為,一份入黨申請書,不僅是對自我的約束,更是一份莊嚴的承諾,能促進學生腳踏實地地學習、穩(wěn)健地成長。

30多年的教書生涯中,汪高原做過很多次講座,多次與同學們分享其父親的親身經(jīng)歷。抗美援朝時期,汪高原的父親作為文化教員參與了上甘嶺戰(zhàn)役。戰(zhàn)后,父親常給他講述戰(zhàn)士們在艱苦的戰(zhàn)斗歲月里堅守保家衛(wèi)國信念的感人故事,“不止一個黃繼光”,這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話。汪高原給學生們講述父親的經(jīng)歷,不僅是讓學生們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還通過音樂的藝術(shù)表達與呈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愛國愛黨是我們血脈里一定要有的東西,所以我希望能夠通過藝術(shù)的方式來引起大家的共鳴。”汪高原說。

2023年,他親自帶著學生設計并導演了“千秋紅巖·信仰力量”情景思政大課堂。重慶是紅巖精神的發(fā)源地,紅巖精神植根于重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植根于偉大建黨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展示和升華。汪高原認為,盡管“紅巖”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課本和影視劇中,但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那段崢嶸歲月的學生們而言,仍有一定的距離感。因此,他帶著學生反復觀看相關(guān)的作品,閱讀相關(guān)的書籍,一遍遍梳理舞臺創(chuàng)意的思路,深入挖掘紅巖精神的內(nèi)涵實質(zhì)。思政大課結(jié)束時,同學們還沉浸其中:“我們都跟著作品一起哭,一起笑。”通過這種方式,汪高原不僅向同學們傳遞了歷史的厚重,更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愛國情懷,使他們在藝術(shù)的熏陶中堅定理想信念,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汪高原給學生講述作品

思政教育不是轟轟烈烈的‘大運動’‘大會戰(zhàn)’,它是春雨蒙蒙地下。”汪高原用生動的比喻來闡述他的思政教育理念,“這是情感教育所帶來的真正有效果的‘思政教育’。”

用舞臺點亮心靈

“汪老師,我看你導演節(jié)目,看哭了。”導演過上百場晚會和演出的汪高原收到過很多次類似的觀后感分享。

2021年,汪高原擔任學校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晚會導演,從宏觀的整體設計到細節(jié)處的燈光變化,他傾盡心思、精益求精,還專門為合唱節(jié)目譜寫了曲子《從此有靠山》,并邀請教育學部張學敏教授填詞。整臺晚會按照時間順序,串聯(lián)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百年來的大事記,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沉浸在中國共產(chǎn)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之中。

2022年,汪高原為“校史之夜”晚會編導了《小桔燈》節(jié)目,他以冰心的著名散文《小桔燈》為引子,將校史和黨史巧妙融合。在熟悉的歌聲中,燈光掃過草堆邊手提小桔燈的少男少女,點點星光投射在舞臺上,也照進了觀眾的心里,讓他們記住了一生為果樹學奉獻的曾勉教授……“帶著思政色彩的藝術(shù)也是思政教育,唯有情真意切才能真正具備感染力。”汪高原動情地說。

校史之夜《小桔燈》劇照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深刻見證了我們的生活是怎樣一步步變得美好和幸福的,正是這種真情實感,驅(qū)使我將所有心思都放到教育和舞臺上。”

汪高原曾擔任“含弘榮光”——西南大學2023教師榮譽盛典暨教師節(jié)慶祝大會導演,他清楚記得自己設計的特別節(jié)目片段——新進教師入職儀式,榮休老師將胸前的校徽摘下來,親手佩戴到新入職老師的胸前,“這是教育家精神的傳承,這是西大育人情懷的傳承,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給榮休教師們數(shù)十年勤勤懇懇的教學生涯一個完美的謝幕。” 提及此,汪高原感慨不已。

任教30余年的汪高原,憑著對教育事業(yè)和對藝術(shù)的熱愛,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持續(xù)深耕教育教學,以樂育人,以樂化人,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初心使命。


書記校長信箱
百家乐视频桌球| 大发888网址官方| 金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金矿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筹码14克粘土| 娱乐网百家乐官网补丁| 国外博彩网站| 网上百家乐平台下载| 百家乐官网赌博外挂| 大发888设置| 澳门百家乐的公式| 百家乐官网程序开户发| 百家乐赌场|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 df888ylc3403| 试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研究| 大发888迅雷下载免费| 百家乐赌场代理| 百家乐官网免费改单| 千亿国际娱乐城| 大发888怎么玩才赢| 百家乐视频大厅|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平台| 固镇县| 大发888下载英皇国际| 百家乐的奥秘| 百家乐筹码方形筹码| 百家乐官网玩法说| 网上百家乐官网危险| 百家乐英皇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路单用处| 百家乐官网软件辅助器| 百家乐官网什么平台好| 连州市| 足球投注| 大发888如何注册送58| 威尼斯人娱乐城注册送彩金| 百家乐技巧方法| 百家乐赌博机玩法| 真人百家乐试玩账号| 百家乐销售视频|